财经早察主播 董静怡
好消息,孩子读幼儿园大班,可以免学费了!
最近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》,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,全国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的保育教育费将全面免除,预计每年将惠及超过1000万名儿童,民办幼儿园也参照执行!
一组数据告诉你,免费教育有多重要!根据统计,城镇家庭养育一个孩子到18岁,平均的总成本大约是68万元,其中3-5岁的幼儿养育成本就占了2成,这对年轻家庭来说,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也让一些年轻夫妻在生孩子这件事上犹豫不决。但现在,新政直接切中这一痛点,把钱“花在刀刃上”,孩子上大班,再也不用为近万元的保教费发愁了。
以河北省秦皇岛市为例,政策实行后,当地就读公办园和民办园的儿童每月可少交400元的保育教育费,一年就是4000元左右,相当于给家庭直接“发红包”。同时,财政兜底机制启动,园方少收的钱,政府按每个孩子的标准补上,既不用担心教育质量打折扣,也让整个行业吃下了定心丸。
大家都很关心,具体怎么补?
展开剩余62%这次中央和地方采用了“分级补助”模式。比如第一档,西部地区,内蒙古、贵州等,中央承担80%;而经济较强的北京、上海,中央只补50%。这样一来,既减轻了地方负担,也保证了政策全国落地的公平性。
不过,政策目前仅覆盖学前一年,其他的例如伙食费、住宿费、杂费等等,还不在这次政策调整范围内,显然是考虑到财政可持续性,未来或许会逐步向中班、小班延伸。有调查统计显示,实行免费学前教育的103个国家和地区中,免费一年的有35个,占比最大,约三分之一,算是很常见的操作了。
那么,省下的钱会去哪儿?这对家庭来说可不是小数目。以一线城市为例,原本每年万元的保教费大幅减少,家长可能会把这笔钱转向其他消费,比如给孩子报兴趣班、家庭旅游,甚至升级家电。有专家测算,这种“消费替代效应”可能带来千亿级的消费增量!也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一笔启动基金。
而从长期看,降低育儿成本还能提振生育意愿,当“养不起”的焦虑缓解,生育意愿自然回升。我们看到,在一些城市,比如湖北天门等,高额补贴已经开始生效,出生率回升了!这也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关键一招啊!
免费学前教育新政,看似只是“免了一年保教费”,实则牵动千家万户的经济账。几天前,我们刚刚给大家讲解了全国性的育儿补贴制度,3岁以下宝宝每年可以获得补贴3600元。这都是政府重视“投资于人”,加强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,一系列配套措施正在路上。
所以宝爸宝妈们,每月省下的保教费,你会怎么花呢?
出品:财经早察工作室
总统筹:陈晨星
执行统筹: 祝乃娟
监制:洪晓文 曾婷芳
主播:董静怡
剪辑:实习生 苏磊
设计:王冰
发布于:广东省配资股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